活动通告
致中四的会员同学:本团将举行活动5 : 科学职业讲座会。
讲座会 : 科学职业讲座会 (Career In Science)
演讲人 : Taylor University
日期 :26/4/2011 (星期二)
时间 :下午2.30 至 4时正
地点 :辅导室(1)
*所有中四会员务必出席此活动。若无法出席,请预先把原因口头通知本团主席庄玉望(5SA2),
再通知纪律组长高荣翔(5SA1),接着于活动前或活动后3天内把书信交给秘书陈守正(5SA5)。
谢谢。
2011年首届领袖交流训练营
《携手未来,灿烂明天》训练营
致全体上午班(中三、中四、中五)会员:
本团将于30/5/2011 (星期一)举行2011年首届领袖交流训练营:《携手未来,灿烂明天》训练营。
详情:
公开对象: 有意报名参与这项训练营的中三、中四、中五会员
报名日期: 22/4/2011 至 6/5/2011
营会时间: 上午7时20分 至 下午5时正
训练营地点:槟城钟灵国民型中学
营费: RM 20.00 (概括硬皮营刊、T-恤、膳食、环保袋、参与证书、奖品、名片等)
邀请的学校 :
A)槟城菩提国民型中学
B)槟城华人女子国民型中学
C)槟城恒毅国民型中学
D)北海钟灵国民型中学
E)槟城协和国民型中学
F)槟城孔圣庙中华国民型中学
G)槟城圣心国民型中学
H)槟城大山脚日新国民型中学
I)槟城修道院国民型中学。(每间最多15个代表)
估计人数: 186人 (每间学校最多15个代表)
须携带用品: 文具 , 笔记本 , 水瓶 ,雨伞 ,寒衣 & 药物(如需)
营日衣着: 须穿上本团预先准备好的T-恤 ,长裤 和运动鞋。
参与分数: 14分
成就分数: 冠军组: 14分 亚军组: 13分 季军: 12分
· 由于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报名从速,以免向隅。
· 有意参与这项领袖交流与训练营的会员请向筹委会主席,庄玉望 (5SA2),吴英杰 (5SA1)或者是王子恒 (5SA1)询问详情。
· 有兴趣者即日起可到辅导室登记报名。
活动通告
早上班
致全体早上班(中三、中四、中五)的同学:本团将举行特别活动:破冰游戏。
日期 :20/4/2011 (星期三)
时间 :下午2.30 至 4时正
地点 :辅导室(1)
下午班
致全体下午班(中一和中二)的同学:本团将举行活动 4:普通活动。
日期 :19/4/2011(星期二)或 20/4/2011(星期三)或 21/4/2011(星期四)
时间 :上午11时正至中午12时正
地点 :辅导室(1)
*所有下午班会员都必须出席其中一天的活动。*
*所有会员务必出席此活动。若无法出席,请预先把原因口头通知本团主席庄玉望(5SA2),
再通知纪律组长高荣翔(5SA1),接着于活动前或活动后3天内把书信交给秘书陈守正(5SA5)。
谢谢。
2011 / 2012年
同龄辅导团执委会成员—基本资格
本团估计将于6月28日(星期二)举行常年会员大会(AGM)。有意成为本团2011
/2012年执委会成员的会员, 请详细阅读以下的资料。
早上班 下午班
· 活动出席率须至少5次。 * 行为良好。
· 必须通过执委会成员计划面试。 * 没有涉及任何纪律问题。
· 必须通过佩戴徽章资格考试。
· 必须出席执委会成员面试日。
· 行为良好。
· 没有涉及任何纪律问题。
执委会成员计划面试 (非强制性的面试)
· 需要完成一份Presentation Project。
· 公开报名日期: 7/4/2011 (星期一) 至31/5/2011 (星期二)
· 呈交截至日期: 13/6/2011 (星期一)
· 期限: 7/4/2011 (星期四) 至 13/6/2011 (星期一) 为期73天
· 参与者的题目由本团主席庄玉望决定并告知。
· 参与方式: 向庄玉望同学(5SA2) 报名,并填写报名表格。
· 此面试无收费。
佩戴徽章资格考试 (策划中)
· 所有会员(中三、中四与中五)通过了这个考试,方可佩戴本团徽章。
· 估计日期为14/6/2011(星期二),请会员稍做准备。
执委会成员面试日 (策划中)
· 估计日期为24/6/2011(星期五),请有意成为执委的会员稍做准备。
A)收听自己的感觉
从小我们就被训练成只注意事实。我们更注重的是所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包括你我在内的人的感受。我们学着习惯性地忽视它,甚至改变它。就是这样,我们对感觉慢慢的陌生了,但是它们并未消逝,只是我们转过身去不理它了。
感觉是对一种情况或经验的自发性反应,大部份的这种反应均来自我们的身体。感觉对同理心很重要。我們要体认感觉的确存在于身体內,哪裡痛或紧张的時候,你可以确实抓住自己的感受,同样的 ,借着生理上的联系,感受也可以找得到。
a) 发掘自己感觉的理由:
à 为了隐藏感觉或是抑制它,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à 若不能体认自己,我们就不可能收听到别人的感受。我们既然忽略本身的感受,就极有可能忽视他人的感觉。
à 除非有办法掌握并且了解本身的感受,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事实的真象,因为我们的耳目会被遮掩了。
自我体认困难的原因就是感觉与想法是全然不同的。然而,我们的语言及生活方式都把二者弄混了。思想是合乎逻辑的,是一整套的论点,也是一套存在脑中的关于世界、个人经验的论点。感受都是发自内在的反应,一种直接的体验,是体内变化的直接表现,而不是一种说明。在此使用的「感受」这个字,大多数人都叫它作情绪。
有一个可以由话中分别感觉与想法的线索是,凡是你说:「我觉得如何」时,你要拿出来分享的多半是一种想法,而不是感觉。感觉通常都是形容词或副词,例如你觉得不公平的话,你可能说:「我很生气。」「我很」如何如何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词句,表示他有某种感觉,而且发现到了。
另一个难以收听到自己的感觉和难与人分享的原因是分享感受会使人们距离接近,而基本上,我们都害怕与别人太亲近。害怕自己会受到伤害,担心别人不了解,怕别人不喜欢我,于是我们避开直接交换感觉,只谈些想法与观念。但是要作同理心训练,最重要的就是收听自己的感觉,而且开始生活在感觉的层面上,因为感觉是人际关系的直接线索。